试卷教案课件-中小学教育-作文大全-知识大全-科普教育-电脑知识-生活知识-全部栏目- 收藏本站

教育教学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历史 地理 政治 试卷 教案 课件 竞赛 评语 体会 计划 总结 实习
阅读写作 作文 寓言 绝句 手抄报 广播稿 禅语 台词 谚语 赠言 箴言 句子 解梦 名言 语录 人物 诗歌 花语
知识大全 保健 美容减肥 四季 育儿 科普 电脑 生活 窍门 节日 旅游 理财 装修 法律 急救 歌曲 游戏 剧情 QQ


语文教学| 数学教学| 英语教学| 物理教学| 化学教学| 生物教学| 历史教学| 地理教学| 政治教学

中小学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免费课件下载 竞赛试题下载 诗歌大全 教学计划 学生评语 学习体会
您现在的位置:爱思网: >> 教学网历史教学历史教学方法高三历史阶段复习法的教学运用

高三历史阶段复习法的教学运用

爱思网 | http://www.i4i3.com | 历史教学方法 | 人气:164次 | 03-23
高三历史阶段复习法的教学运用高三历史阶段复习法的教学运用

  高三历史复习课是历史教师为参加全国高等学校选拔性考试的学生所进行的必要的备课活动,就课型而言,属单一课,同时又带有综合课的某些特点。历史复习课具有针对性强、主导作用突出及创新要求高等特点,其中,对复习的质量要求,从根本上说就是创新,教学中应将学生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放在重要位置,建立起具有鲜明学科特点的教学结构,帮助学生协调发展,全面提高。
  一、
  阶段复习法,就是以复习阶段的知识为主,将学生知识的巩固、能力的培养、技能的提高在阶段性知识的教学中完成,以后不再做大的反复。在阶段复习中,应在考虑学习对象、能力因素、学科因素及时间因素等前提下,首先客观地将中外历史发展的各个时期,划分为具有独自特点和内在联系的历史阶段,概述每个阶段的历史现象,特别是对形成阶段特征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现象;再运用相应的观点或理论,对各种历史现象作多角度的分析,使学生形成立体的知识结构,进而形成对历史阶段性特征的认识;最后通过反馈训练等形式加以巩固。由于历史阶段的特点及其内容不同,其体现的能力要求也不同,复习的方法不可能千篇一律。在高三的阶段复习中,主要可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一)结构教学法。
  现代学习方法理论指出,将所学知识条理化、序列化并内化于原有的知识系统,是掌握和运用知识的唯一正确法则。历史知识结构是历史概念的内在联系及其结合方式,是历史学科教育内容的基础。只有掌握了历史知识结构,才算真正掌握了历史学科知识及其体系,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才有物质的基础和依托。布鲁纳认为:获得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系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因此,在高三复习中,一要依据历史概念的构成要素归纳具体知识,二是依据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整合教材,并进行结构教学。
  结构教学是把课堂教学结构与知识体系相符合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最显著的特点便是整体性,从整体出发,从系统要素的相互关系中探求本质和规律,进行重新组合。如整个世界近代史的教学,这一历史过程大致经历了三阶段,通观这三个阶段,我们不能发现它的变化,第一阶段,爆发了尼德兰英国革命,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而且又有英、法资本主义国家诞生,但这时期资本主义经济仍处在工场手工业时代,受生产力水平限制,资产阶级还处于早期,无力战胜封建主义。第二个阶段,随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发展,生产力突飞猛进,引起生产关系变革。一系列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东方从属于西方,被纳入到资本主义体系。这时期是资本主义最后战胜封建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统治地位时期。第三阶段,第二次工业革命造成了社会生产力大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形成进一步将世界纳入一个相互依存的整体。在这三个阶段中世界整体从萌芽、初步形成到最终形成统一起来,形成整体结构,从而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冲击旧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斗争,最终资本主义取胜,形成与新的生产力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并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和向帝国主义过渡的历史”。
  每一阶段每一时期如此,每一个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教学,更是把它放到历史的大背景中去考虑。因为只有把每一时期发生的事件现象归入到历史背景中,才有可能弄清它的来龙去脉,看到它的发展变化,从而形成整体现象。如对法国大革命,就应把它放入法国社会的大背景中分析,并讲清革命的三个阶段的内在联系,形成教学结构知识,有利学生记忆。
  (二)“点、线、面”合成法。
  所有的历史阶段都是以一个大的历史事件的发生为其开端的,这个历史大事即为“点”。有些“点”能不断向前延伸,成为历史发展阶段中占主导地位的“线”,主线又能派生出许多的支线来,“线”“线”相连就构成了体现出历史阶段特征的“面”。因此,“点”、“线”、“面”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原因和结果、主要矛盾同次要矛盾的关系。历史上的前两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就是如此。对这种类型的阶段性知识的复习,要注意抓主要矛盾,在此基础上处理好矛盾的主次关系,并注意矛盾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样才能认清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形成对历史阶段的整体认识。
  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这次工业革命是又一次以科技革命为先导的新的生产技术革命,它一经发生,就产生了连锁反应,并对它所发生的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巨大影响:生产力得到巨大进步;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各国对生产关系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出现了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日益起主导作用的垄断和垄断组织,资本主义由此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生产力得到更大发展;为适应垄断资本统治的需要,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日益完善,以政党政治为基本特征的现代定义上的资本主义政治基本定型;在大工业发展引起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和政治环境相对宽松的背景之下,欧美各国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出现了新的、复杂的局面;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不断加剧,使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族解放运动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时代特征;由于对殖民地的占有不均,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列强之间的关系出现了新的调整和组合,斗争愈演愈烈,逐渐酿成世界性的战争。这样,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个时期发生的每一种社会现象之间都存在着紧密而深刻的联系,世界整体历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成为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而在整个统一体中,占据矛盾最主要地位的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及其造成的生产力的巨大进步。
  (三)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研究历史的方法,也可用于历史教学之中。作为被考查的一项能力要求,比较分析题在高考中出现的频率也较高
  由于复习课的信息量大,将彼此有联系的知识有意识地进行对照,辨析其异同,区分其主次,揭示其本质,分析其成因,不仅可以有效地巩固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和提高其独立思维能力。可进行比较的历史知识很多,如历史事件(战争、革命运动)、历史现象(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现象)、历史人物(政治家、思想家)等。关键是比较要有意义,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既要能体现出事物的本质,又能训练学生的思维。
  比较分析的方法,具有较大的综合性,曾被史学界推崇为历史研究的“新视角”。中国近现代史的教学内容一直延续到当今,现实的许多“热门话题”都促成教学的回顾比较、判明异同、分析缘由、认识精义,使教学增添新意。比如新旧中国的对外开放问题就能进行比较分析。
  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对外开放有本质的差别。今天中国是独立自主的对外开放,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是被割宰下的对外开放,政治地位不同、经济环境不同、思想状态不同、国际关系不同。1900年左右,美国提出中国门户开放政策,是中国深深陷入半殖民地境况下帝国主义间利益均沾关系的调整,与维护中国的利权毫无共同之处。只有深入比较,才能认识“独立原则高于开放”的道理,不能用新时代的全新经验来解释半殖民地时代的历史现象。
  还要用新中国自身的历史进行比较。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国为界限,将其前后近40年的历史进行比较,就不能判明改革和开放的历史地位。1958——1978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过的道路十分曲折,有过失误,中国正是从过去20年的动荡和停滞中醒悟过来,纠正了过去的错误,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为社会主义注进新的血液,会合成新的形势,才有今天社会主义建设的兴旺发达。改革和开放作为基本国策,不可逆转、不能背离。
  在综合复习中,还能把中国史和世界史的内容进行比较,如可以出以下这些比较题给学生进行讨论:①比较15世纪初、19世纪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四个阶段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异同;②比较中俄两国国情,分析两国革命所走的不同道路;③从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清朝的衰弱说明鸦片战争的必然性;④比较甲午战争前中、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说明甲午战争的必然性;⑤从背景、性质、内容、结果等方面比较日本明治维新和中国百日维新的异同。这样,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掌握能更深更透,并由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实现思维能力的形成与升华。
  

www.i4i3.com
  二、
  在高三的阶段复习中,还应重视处理好下列关系:
  (一)“温故”与“知新”的关系。
  温故和知新并重,温故而知新,以知新促温故,这是温故与知新相结合的基本原则。“温故”,是指温习已有史实和概念,温习已有的认识方法和观点;“知新”,是指获取新知识,是指知新的历史概念、构建单元知识体系,归纳和概括历史阶段性特征以及这一过程相适应的方法、经验。在教学中,“温故”要扎实,“知新”要到位,应力求在“知新”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二)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局部,是指单元所包含的各章节或各历史侧面的内容;整体,是指单元知识体系和历史阶段性特征。从整体高度把握局部、从局部出发走向整体是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基本原则。具体而言,就是在进行复习教学时,必须把单元所包含的各章节内容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从整体出发,抓住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予以突破,阐明单元历史知识间的结构关系和明确单元复习的能力目标,使学生能清晰而完整地认识整个单元知识间的显性关系和隐性关系,最终在学生脑海中形成立体单元知识体系和总体的历史阶段性特征;学生也要紧扣“主题”(单元知识体系和历史阶段性特征)进行复习,从“主题”角度出发去观察每一具体历史事物,分析具体历史事物与“主题”的关系,这样则会使学生实现“由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上升到整体”的思维认识过程,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所谓“内涵”,这里是指单元内部历史知识及其联系;“外延”则是指单元历史知识之间的联系,也包含单元历史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单元复习并不能排除单元历史知识之间及单元历史知识与相关学科知识之间联系,问题是应如何处理好“内涵”与“外延”的主次关系、先后关系。两者关系,应当是先内涵后外延,外延为内涵服务。单元复习的核心是认知单元历史知识体系和历史阶段性特征,适当外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把握这一“主题”。例如,我们在复习“工业资本主义”阶段时,之所以与“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相联系,目的在于考察两个时期历史发展的不同特点及成因,通过对比加深对各自特点的理解和认识。也就是说,联系是必要的,但不能无原则地去联系,从而淡化了对单元知识体系的分析认识和历史阶段性特征的归纳概括。
  (四)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巩固基础历史知识和提高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是单元复习的双重任务,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思维能力的基础和“载体”,没有基础历史知识的积累则没有历史学科能力的养成;历史学科能力又是深化认识和灵活运用历史基础知识的主线。因此,单元复习过程中,基础知识的掌握决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基本史实的记忆上,而是要在理解的基础上使之“活化”起来,并能够灵活运用,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历史学科能力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历史学习广场 

¯高考历史考点分析

¯历史教师中心

名师课堂  历史教学设计  历史教学论文  历史教材精讲  历史教学参考

¯学生园地

高中历史学习方法  高中历史学习经验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历史复习

¯高三历史复习方法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  高三历史第三轮复习

®历史博览

¯历史高考资讯 

¯高中历史新课标 

¯历史之最 

¯历史知识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如果觉得高三历史阶段复习法的教学运用 , 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这篇文章不错,可以推荐给朋友分享哦。

 
  tags:历史教学 - 历史教学方法,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更多历史教学方法相关资料
联系我们|试卷教案课件|中小学教育|作文大全|知识大全|生活常识|健康小常识|网站导航|热门专题|收藏本站

Copyright www.i4i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1 2 3 4 5 6 7 8 9 10

本页提供高三历史阶段复习法的教学运用,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免费分享,有疑问可联系本站。